星爷,60岁生日快乐!
小人物,成就大电影。贫民区出生,“跑龙套”入行,从“我是一个演员”,到退居幕后转执导筒,从星仔到星爷,30多年电影路,50余部自演和自导的电影,周星驰为我们带来众多经典作品,以及无数感动和欢笑。
《赌圣》中的阿星、《逃学威龙》里的周星星、《国产凌凌漆》中的特工、《大话西游》中的至尊宝、《喜剧之王》里的尹天仇、《少林足球》中的五师兄、《功夫》里的小混混、《长江七号》里的民工……这些经典角色早已烙印在观众心里。
自90年代以来,周星驰凭借无厘头风格的喜剧电影,横扫华语影坛,屡创票房奇迹。他更有“点石成金”的能力,将“星女郎”们最富魅力的一面展现在银幕上。如今,花甲之年的星爷仍在续写他的喜剧传奇,我们也期待《美人鱼2》早日定档。
今天,按照26个英文字母的顺序,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向你全面展示周星驰“喜剧之王”的加冕之路,向大家解答星爷究竟有怎样的魔力,能创造如此惊人的成绩?大家为什么那么喜爱周星驰?
A:Accidental hero-小人物大英雄
《少林足球》
周星驰说,他的电影其实一直是小人物的故事。典型的周氏电影基本为小人物逆袭模式:一个无名小辈开始备受奚落鄙夷,后来通过奋斗(或是意外),领悟到生活真谛,反败为胜一举成名,迎娶白富美,走上人生巅峰。这和天赋神力的超级英雄截然相反,周星驰觉得英雄片很假,看到就想笑。
《长江七号》
这或许和他个人经历有关:出身寒苦,害羞寡言,小时候打磨时间的方式就是观察街坊邻里、市井百态。更为大众所知的是他入行近十年的龙套生涯——比如《射雕英雄传》里的匪兵乙和被梅超风一掌打死的路人——直到因《赌圣》一炮而红。他拍的是电影,讲的是自己的小人生。
《射雕英雄传》里的匪兵乙
B:Bruce lee-李小龙
《功夫》
“偶像”、“神仙”,这是周星驰对李小龙的形容。周星驰说,自己之所以有这一天,是因为李小龙。9岁那年,《唐山大兄》令他彻底迷上李小龙,一爱几十年,从而定下拍电影的人生方向。
早在1992年,他就想拍一部关于李小龙的功夫电影,这一念想,到2001年的《少林足球》才真正实现。他借由身穿经典黄色连体服的陈国坤致敬李小龙:“不要紧,你只是人离开,精神永远都会在这里。”
《少林足球》
凭此片拿下香港金像奖最佳导演时,周星驰致辞感谢的第一人亦是李小龙。三年后的《功夫》,同样是为了“向童年的偶像李小龙致敬,向童年时代致敬。”
6月8日,twitch主播“まりあな”花了2时28分40秒,通过蒙眼通关了《塞尔达:荒野之息》,速通玩家的努力永无止尽。
曾经想办法蹭游戏机的玩家,现在都聚集在这个模拟器里过瘾,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包容着不同时代、人们的梦想和欲望,秋叶原从明治走到了令和,接下来它还会继续一路向前。至于什么时候才会停下来,对于时代面前如同蚍蜉一般的我们而言,这显然不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。至少在当下,上街揽客的女仆、地下偶像、拎着大包小包满载而归的阿宅,还有很多生活在秋叶原的普通人们,每一个人都在努力过好每一天。